“红军不怕远征难”,一个“难”字,道出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险阻。长征路上,一群红军女战士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用女性特有的坚韧与生命极限顽强抗争,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女红军踏上长征路
1934年10月
中央主力红军开始长征
红一方面军有30名女干部
包括蔡畅、邓颖超、康克清、刘英、贺子珍等
红二方面军有20多名女同志
担任干部、机要员、炊事员等工作
红四方面军的妇女独立师
有2000多名女战士
红二十五军有7名女护士
均来自部队医院
他们来自当时社会各个阶层
既有曾留学海外或读过女子师范的知识分子
也有出身封建或贫苦家庭等缠过足的女性
这些女红军因北上抗日、争取民族独立
以及寻求社会解放与妇女解放的共同目标
聚集在党的旗帜下
用“铁脚板”踏上了长征路
女红军虽然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但是她们不怕牺牲、勇于奋战
同样体现了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
女战士曾玉在长征途中分娩
几个女红军把她围起来
在枯草上生下孩子
王泽南裹着小脚参加长征
随部队爬雪山、过草地
与其他红军战士一样吃苦耐劳
李坚真小时便被卖去做童养媳
参加红军后她将对旧社会的不满
转化成让穷人过上好日子的思想和行动
曾任康克清警卫员的13岁女战士罗坤
带着11个战士外出宣传迟归
回来时部队已经北上
她们一路上靠乞讨、挖野菜过活
终于在3个多月后追上了队伍
很多女红军参军前没有正式姓名
没有文化,更没有社会地位
是革命给了她们自立自强自主的机会
她们由衷感到
党是劳苦民众的救星
红军就是自己的家
长征时红军有规定
对实在走不动的伤病员
部队会给8块大洋
将其留在当地老百姓家里休养
女红军就坚决提出口号
“不掉队,不带花(负伤),
不当俘虏,不得八块钱”
她们坚定不移跟党走
再苦再难不动摇
这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女红军
几乎忘记了自己的性别
剪成短发甚至剃成光头
扎绑腿、穿草鞋、背斗笠、扛长枪
和男红军一模一样
每名女战士负重18斤左右
在爬雪山、过草地时
要以很快的速度才能保证跟上队伍
红四方面军的妇女工兵营
是一支坚强的运输队伍
伙夫班长贾德福始终背着一口大锅
过草地时遭到敌人飞机轰炸
她把锅压在了身下
自己却中弹牺牲了
成百上千的女红军跟随主力部队
运粮食、挑行李、抬担架、背物资
风餐露宿、爬冰卧雪
拼尽全力完成任务
他们基本不洗脸、不洗澡更不能脱衣睡觉
恶劣的环境使她们中的很多人
都患上了严重妇科病甚至终身不能生育
最难的是生育孩子的母亲们
连分娩也冒着枪林弹雨的风险
很多孩子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和抚养条件
出生不久便夭亡了
有的孩子托付给当地老乡家寄养
却再也没能找回
1934年秋
当时有一种说法:
“长征二万五千里,女红军要走三万五千里”
除了频繁的战斗、高强度的行军
女红军们在长征途中往往身兼数职
物资匮乏,女红军就是筹粮的能手
医护紧张,女红军尽力救护伤病员
在部队驻扎休整时
她们一边通过刷写标语、演讲等形式
向当地老百姓宣传党的政策
一边组织活动为红军战士鼓舞士气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万里长征胜利结束
女红军减员严重
很多人长眠在了雪山草地上
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董必武认为红军女战士所做的工作
是“许多男子所望尘莫及的”
他这样赋诗赞许长征中的女英雄:
四渡赤水若等闲,大渡天险亦心坦。
夹金山上积雪奇,茫茫草原何足难。
红军女英爽夙志,风卷神州红烂漫。
古来旧观须推翻,巾帼敢顶半片天。
她们的长征
汇成了意气风发的时代亮色
是用信仰、意志和情怀铸就的不朽丰碑